全链条“智”造!昌吉州299万亩棉田迎丰收
金秋十月,昌吉州299.48万亩棉田迎来丰收。10月28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柴场村的棉田间,两台自走式打包采棉机灵活穿梭,雪白的棉朵纷纷落入机舱。不多时,一颗颗紧实饱满的“金蛋蛋”——棉包便从机尾顺利送出。这种采棉机可实现“采摘、输送、集箱、打包、卸棉”全流程
金秋十月,昌吉州299.48万亩棉田迎来丰收。10月28日,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柴场村的棉田间,两台自走式打包采棉机灵活穿梭,雪白的棉朵纷纷落入机舱。不多时,一颗颗紧实饱满的“金蛋蛋”——棉包便从机尾顺利送出。这种采棉机可实现“采摘、输送、集箱、打包、卸棉”全流程
秋染七师,万亩棉田褪去绿装,化作无边无际的“白色绒毯”。采棉机的铁臂在田间穿梭,运棉车的引擎声与农友的笑声交织,一派热闹的丰收图景里,第七师奎屯垦区公安局的“秋收护航队”正以“藏蓝”为甲、“荧光绿”为标,把警务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成为棉田里最安心的“守护者”。
农为邦本,技传四方。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不仅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更以开放姿态跨越山海,将深耕多年的田间智慧、丰收经验,转化为助力全球农业发展的“中国方案”。
9月10日夜间,在哈萨克斯坦图尔克斯坦州的棉田,无人机的嗡嗡声与虫鸣呼应。来自济南的飞手魏广启盯着屏幕,操控着远处的无人机有序掠过即将成熟的棉田,将落叶剂精准地播撒到每一株棉花上。“喷洒之后,棉花的叶子会脱落,更利于机械采收。”魏广启介绍,这是今年最后一遍作业
农为邦本,技传四方。作为农业大省,山东不仅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更以开放姿态跨越山海,将深耕多年的田间智慧、丰收经验,转化为助力全球农业发展的“中国方案”。
秋分时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的广袤大地铺展开一幅壮观的银色画卷。65万亩棉田进入吐絮盛期,饱满的棉桃在阳光下竞相绽放,犹如天际流云落入田间。这片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优质棉产区,正奏响一年中最动人的"丰收前奏"。
近日,走进华容县团洲乡团胜村的棉田,只见近万亩优质棉花长势旺盛,已陆续进入盛铃期,田间满是累累青铃,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